个人杂记 131 1

    岁痕间的缄默旧章:追忆

    素纸墨讯,忆旧尘

    又是好久没更新博客,一个月前的时候想写一个年度总结,后来因为各种繁忙的工作耽搁了。这期间我帮同门改了改网站,和师兄一起做了个横向的测试,那几天忙得晕头转向。

    一月二号的时候我收到了老崔的一条信息,在此之前我大概四年没和老崔联系过。他告诉我要结婚了,我一时有点恍惚,也不知道该回复些什么。斟酌良久回复了“老崔都要结婚啦,我必须去”后,种种回忆占据了我的思绪。

    尘雾散,思渐晰

    我和老崔算是上高中第一个认识的朋友,是的,是一个朋友。关于“朋友”这个词我只给了很少的人,大部分人在我这儿我一般会说同学啊,以前认识的人啊之类的称呼。

    具体是怎么和他熟悉的我是真想不起来了,只记得当时大概和他坐前后桌,应该是一个学习小组。老崔很瘦,相貌中上偏上吧,戴了个眼镜。

    当时我的性格可能和现在不太一样,在那时我好像能很快地认识很多同性“好友”,并让他们互相认识。每到周末下午放风(能出校门的两小时),我和老崔还有几个忘记名字的小伙伴一般会去饭店一起吃饭,平时去食堂应该也是一起出没。

    记得老崔的异性缘很好,毕竟有点小帅,有几个女生给他递过情书,但是他都没搭理过人家。高一上学期应该是我那几年最快乐的时光吧。

    旧忆残篇

    当时学的课程也多,班级比较拥挤,老师也不怎么管学生。那时候还是在老校区,一个标准大小的班级里面挤了一百零八个人,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和前后桌的人因为生存空间而争吵。具体的座位布局我是记不清了,反正很窒息,自己像养鸡场的小鸡一样,被桎梏在狭小板凳上。

    再说说当时的宿舍,红砖房、水泥地,昏暗的灯泡,感觉监狱也不过如此吧。一层楼有一个厕所和水房,二十几个水龙头供二三百个人用。狭小的宿舍住了14个人,七个上下铺,左边三个,右边三个,中间一个,没有什么落脚的地方。这就是2016年中部某小县城里最好高中的生活环境。

    虽然整体生活条件不好,但那大半年在我的回忆中还算快乐。五点半起床去抢水龙头洗漱,眼睛惺忪着跑到教室早读,下课铃不响就在教室门口等着冲向饭堂,吃完早饭上午上五节课,大概第三节下课没有早操的话就去饭堂买个烙馍夹老干妈吃。中午吃完午饭回去午睡,下午继续上四节课吃晚饭,晚上还有四节自习加一节讨论课。等回到宿舍已经十点多了,我可能还会玩会儿手机。

    是的,一天只能睡七个小时我还要玩会儿手机,手机是我爸退役掉的手机,我也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给我用的了。当时沉迷阴阳师刷御魂。有时候还会把手机借给“GU轮儿”(高一另一个朋友的外号,后来他去了文科班,我去了理科班,二年级后联系就少了)。我带他入坑了阴阳师,于是他成为了我的代肝劳动力。

    继之章

    我是一年级下学期文理分科的,于是也重新分了班级,我和老崔分到了一个班。因为已经认识了半年,理所当然地更熟悉了。我还认识了老海、老同学Q以及“大佬”(是个老二次元),通过我的中介,他们互相认识了。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四人行,老同学Q不是很喜欢和老海玩。

    一年级下学期的前两个月我们还在老校区学习,当时虽然分班但是宿舍没有更换,我还和那些去了文科班的朋友(特指GU轮儿)维持着关系。大概是那段时间经常熬夜玩阴阳师吧,记得当时是阴阳师“半年祭”活动。

    后来搬迁到了新校区,宿舍也更换了。我和老崔到了一个宿舍,老海在我们对面。我也记不清为什么我和老海熟悉了起来,可能感觉他的思维挺超前吧。

    第一次换座位的时候我和老海坐了同桌。只记得我俩天天上课聊天,然后快考试了就看看课本和教辅资料,成绩勉强跟得上,80个人我大概40名吧,老海英语底子比我好,考得比我更好一点。聊天内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抽象无比,当时B站上“哲♂学”比较火,我俩像梗小鬼一样(其实就是)天天模仿比利王和van说话。现在想起来真是太抽象了。

    讲讲那个新校区,据说是花了2.5个亿建成的,我感觉水分不少。宿舍装上了空调,变成了八人间(后来成了十人间),很干净,还有独卫,教室也宽敞不少,有种从九十年代突然穿越到新世纪10年代的感觉。当时只有我们一年级搬进去,理所当然地我们来开荒,记得天天都在拔草种树。

    中断

    二年级我分到了个新的班级,老海、老崔、大佬和老同学Q分到了一个班。于是二年级我没了什么熟人,不过后来认识了坤哥。我们一个宿舍的,他也是个神奇的人物,貌似比我大三岁,快20岁了还在读高二。

    关于坤哥今天能记录的也不是很多,刚进入二年级不久他成了我的阴阳师新代肝师傅。记得当时我俩大男人半夜经常躺一个床上看香蕉君鬼畜,非常抽象。

    每次吃饭的时候会在食堂和老崔、老海他们一起吃饭,二年级下学期老海不知道受什么刺激了,竟然开始好好学习了(很不正常的那种精神状态)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印象中他看着很努力也没啥进步,还说我不思进取。

    二年级的时候我用自习课看完了《魔戒》的小说三部曲。上课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,主要是老师讲得太烂了,容易睡着,天天做题,做题,做不完的题。当时要是有网课,哪里不会学哪里,我可能本科会上层次好点的学校吧。高中三年的学习全靠看教辅顿悟,我是一次没找老师给我讲过题。

    当时还看了一些青春杂志,天天期待着谈个校园恋爱,但是我的青春注定是像大部分做题家一样充斥着黑白灰色调。现在也没等到人给我打上多彩色。

    二年级的暑假是短暂的,也就十几天吧,学校pua我们说高考是六月七号,你们二年级的暑假留到高考后过。于是出现了又一抽象的一幕,我们“暑假”开学升到高三了,高一还有一周才期末考试。我们看他们是高一的,他们看我们是高三的,可是上一周我们还是高二的。

    到了三年级我其实有点讨厌老海了,感觉他精神不正常,巧合的是我和他分到了一个班,一个宿舍,还是上下铺,和他理所当然地又做起了同桌,不过和一年前相比我们心态都发生了变化。后来十月的时候老海可能是抑郁症,也可能是精神分裂,请了长假,再见他就是高考体检的时候了。

    老崔也不和我一个班,也就偶尔下课的时候看到他。学校上课前三分钟的时候会有一个预备上课铃,这个对于高三生来说就是上课铃,老师还会拖堂几分钟,十分钟的课间掐头去尾四分钟,上个厕所都没时间。

    我后来和班长坐了同桌,关于班长我没什么细节印象了,应该是个挺好的人,当时他的朋友圈子都是以前高二的班委们,我也不是很愿意交新朋友了,没融入他们的圈子。虽然高三说是随机分班,其实很多人都是我班主任操纵的,比如班长和班委们都是她高二带的学生。我肯定是随机的,至于老海是不是,我就不清楚了。

    关于那个班主任,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势利眼,教化学的,其他的我也记不太清了。

    既是跋文也是序章

    后来到了高考,我的中学时代的青春剧场草草谢幕了。高考成绩不是很好,也没留下什么深交的朋友,看似和谁玩得都很好,其实自己消失半年也不会有谁想到还有我这个人物。后来想想也许大部分人都这样吧。

    很多细节我都记不清了,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,比如还有我些单方面认识的人,就让其遗忘在记忆的长河里吧。

    总是幻想……算了,没什么可幻想的,现在也还不错,不是么?

    冰茶
    游离于互联网的精灵

    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/www/wwwroot/blog.psych.icu/usr/themes/typecho-theme-farallon/comments.php on line 4
    1. dalf 作者
      2025-01-27 02:39

      高中的奇葩制度,什么年年分班我感觉是为了故意打乱你以前的人际关系便于管理。以及缩短吃饭时间,睡觉时间,下课时间真的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作用吗。